熱氣

「熱氣」、「上火」等名詞在老一輩口中時有聽聞,日子久了,耳濡目染,年輕的我們都似懂非懂地開始使用這些名詞。這些名詞的出處,與中醫息息相關。

熱與火

「熱」與「火」都是中醫借用來形容你的能量(陽氣)偏多的一種狀態。哪裹的能量偏多呢?在人體偏上的部位,即是胸前、咽喉(喉嚨)、頸、口腔及臉。因為在上的能量過多,同時,亦因為火有一種往上湧的趨勢,才叫「上火」。「上火」或「熱氣」時,通常會出現以下的症狀:胸前發熱、喉嚨痛、口苦、口瘡(菲滋)、暗瘡、頭痛及滿頭大汗但身體少汗等。遇到以上的情況,身邊通常會有人提議:「喝杯涼茶吧」,或者略懂中成藥的人就會説:「食粒牛黃解毒片吧」。這些建議並不完全適用。為什麼呢?因為「熱」或者「火」是有虛實之分,以上的方法僅適用於實證。

 何謂「內熱」?

熱氣及上火,其發病的原理是怎樣的呢?首先要了解何謂內熱。
內熱的產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「勞」(「勞」的解說請參閱《外感初癒外的注意事項》)。「勞」會令人透支過度,血和能量都不足以應付身體的需要,損傷了胃的功能,繼而使胃中的能量上下流動的通道阻塞,被迫留在胃中,積少成多,形成熱,此為內熱。內熱上湧,形成了胸中發熱、喉嚨痛、口苦、口乾、口瘡、暗瘡及頭痛等證候。
另一個內熱產生的原因是過食甘香而肥膩的食物。
此類食物多為家禽畜的肉及內臟,包含雞、鴨、鵝、豬、牛、羊等,以及油膩甘甜的食物,如忌廉蛋糕、芝士蛋糕等。長期以此為主要的糧食則容易產生內熱。肥膩食物會令胃中的通道受阻,令能量聚於胃成內熱;甘味令能量停留在胃中時間延長,更加重了阻塞的情況,繼而出現上火或熱氣的症狀。
聰明的你一定會發現,病的部位都是胃。所以,胃的功能越強,就反映胃中的能量的流動暢行無阻。所以,保護胃是減少上火或熱氣的第一步。如何保護胃呢?不過饑過飽,不過食生冷或寒涼。真是知易行難。

何謂虛與實呢?

虛即是外強中乾,猶如我們家徒四壁,但出席舊同學聚會時,為了充撐場面,於是借錢添置新裝。舊同學看見我們衣著光鮮,打扮新潮,還以為我們已飛黃騰達,誰不知我們生活拮据,而且債台高築。

虛火

那麼虛的上火,簡稱虛火,就是表面有些熱的症狀,猶如光鮮的外表,但內裹其實是能量、血及臟腑功能不足,即如拮据的生活。虛火反映了身體有太多能量往外衝,但內裹就空虛。我們表面越多熱象,身體反而越虛。要將氣血收回來,治療方向應是健脾胃及養肝。如果這時服用清熱解毒的涼茶或藥物,確實能消減內熱,卻會令胃更虛。所以,清熱之餘,更要兼顧脾胃,才不會本末倒置。
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是虛熱呢?包括口渴,但不想飲水,或者食量較少,多食則胃脹,或者喉嚨乾涸,經常熬夜,食一點的燥熱食物或補益的食物,如紅棗,龍眼肉,當歸等就出現咽喉不適等。遇上虛火,就不宜飲清熱解毒的涼茶了。

實熱

實即是太多了,相信大家都不難理解,症狀包括口渴,需要飲大量的水,大便乾結,小便量少偏黃,進食過多燥熱食物,屬「實」熱,這樣就可以清熱了,還要確保大便順暢。這時,則可服用涼茶或清熱化濕的藥物。若情況未能改善,切忌拖延,因為可能會增加了患上外感的機會。此時,應及早就診。
當然,以上所說還需結合個人的體質狀況來作出診斷,但作為保健養生及防止誤食傷身,知道以上幾點就足夠了。還有一點,人的體質會隨著生活習慣、飲食及情緒轉變,切記!
另外,曾聽有人說:「我虛不受補。一吃滋補的東西,就會上火。」那麼,他們是否不能補呢?其實不盡然。滋補的食物多為甘溫,甘味會令氣多留在胃中久一點,而溫即能補氣。而胃虛時,腐熟(消化)能力就會下降,甘溫的食物就留在胃中久一點,其所化的氣就會積而成熱往上湧,成為「上火」。
長輩每逢進食滋補的食物前,包括紅參、鹿茸,都說:「要先清一清。」或者「要先吃上幾天的去濕茶。」這些都是經驗之談。為什麼呢?所謂的清,其實只是袪濕。那麼為何要袪濕?濕的特性是黏稠,一但出現,就會死纏不休。如果胃中有濕,再加上甘溫的食物,就會一拍即合,難離難捨,就會積存更多內熱。所以,滋補前要袪濕。或者,滋補之時,加上行氣化濕的藥物,使胃中的氣不會堆積。
歧黃景略 麥醫師
2013年7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