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感
一旦出現打噴嚏、流鼻水、喉嚨痛、頭痛和「尖寒尖凍」等症狀,我們就會想起傷風感冒。的確,就是這樣的一個病,我們中醫稱之為外感。所謂外感,就是受到外界的牽動,身體有所感應的意思。說得太複雜嗎?那就乾脆理解為受到外界影響吧。
外感的兩大類
外感是常見病,但症狀多種多樣,每每令醫者迷惑了,不知怎樣開藥。其實,我們可以看得簡單一點,將外感分成疏泄與收歛兩大類。我們越想得簡單,越是能夠切中要點,治療起來,就越得心應手。
這是人體陰陽血氣的趨勢。疏泄者,指陰陽血氣往外散,身體因而有所丟失;收歛指陰陽血氣往內收,身體丟失不多,反而壅塞不通。外感的症狀,不是疏泄,就是收歛。
偏於疏泄的外感
流鼻水、打噴嚏、多汗、發熱等,是陰陽血氣往外散,往外丟失的表現,正是外感之偏於疏泄者。還不明白?流鼻水和多汗,是身體水份往外流,打噴嚏是體內空氣往外噴,發熱則是身體的熱能散出,於是體溫上升。這些症狀,都是身體流失陰陽血氣的表現。又因為身體有所損失,於是病者多數都有疲倦感,胃口也減。這時候,中醫治療就要以收歛和補中為主,收歛是要抗衡疏泄的趨勢,補中是要將丟失的陰陽血氣補回來,所用的藥多數酸甘,如白芍、烏梅、大棗和甘草等。
偏於收歛的外感
若如此,收歛的外感症狀也不難想像吧。這包括鼻塞、頭身痛、汗不出、發冷等,是陰陽血氣往內收,阻塞不通的表現。鼻內血氣內收,阻塞不通,則鼻黏膜浮腫,引致鼻塞;肌表血氣阻塞,就會引致頭身痛,同時出不了汗;發冷嘛,就是血氣內收,最表面的一層皮膚得不到足夠溫煦,於是產生寒冷感。偏於收歛的外感,因為人體丟失不多,故多數沒有明顯疲倦感,胃口尚可。要治療此病,用藥就得以疏泄為主,藥味多辛,如麻黃、生薑、紫蘇葉和荊芥等。
兩種外感的由來
疏泄外感之由來,多因外界大風或者太熱而引起。風是游動不息的動氣,熱是充沛的能量,二者著體,人身感應而受引動,失去了常態,因而陰陽血氣游動不息,或者充沛活潑起來。這就成為向外的、偏於疏泄的外感了。至於偏於收歛的外感,則多數由於感受寒冷、乾燥而引起。寒性收引,令人毛孔收閉,瑟縮顫抖;燥性歛結,令人乾澀不潤,流動不暢。感受寒燥,就會發展成向內的,偏於收歛的外感。
治則須分清
中醫診治外感,首先要分清疏泄與收歛。這是大原則,不能弄錯。一旦弄錯,會將外感治壞。試想想,本來疏泄偏多的外感,一旦誤用疏泄藥,是疏泄之上更加疏泄,陰陽血氣將丟得更多,病人隨時虛脫。又或者偏向收歛的外感,本身已是收歛不通,我們卻誤用收歛之品,就是雙重收歛,陰陽血氣將不能流通,病人隨時出現閉證。脫證與閉證,同是危急的情況,須盡量避免。
當然,偏於疏泄的外感,與偏於收歛的外感,在臨床表現方面南轅北轍。只要診症時沒有打瞌睡,其實不難分辨,用藥也很少會錯的。
第三類外感
那麼,如果我流鼻水兼鼻塞,發燒和發冷同時出現呢?既疏泄又收歛嗎?
是的,真聰明,大概是你吹了寒風,寒性收,風性泄,二者兼感而為病。很多事情,都不是非黑即白的,中間總有灰色地帶。吹了風,在裏的陰陽血氣往外散;受了寒,在表的陰陽血氣往內收。二者衝突,欲泄不得,欲收不能,就成為鬱──此病的最大特色。這時候,除了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外,皮膚也可能會出現痕癢或紅疹,這是鬱象,血氣鬱滯於皮膚的意思。這種情況尤其多見於小兒外感。要治療,則要疏泄與收歛的藥物合方而用方可。疏泄與收歛藥的比例如何,則要按臨床情況加減化裁了。慶幸的是,疏泄與收歛本身具有矛盾的特性,疏泄會減緩收歛,收歛又會抑制疏泄,因此,這種外感多數不會太嚴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