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濕疹
女士平時沒有濕疹,但在懷孕期間,忽然腹部和下肢皮膚痕癢,兼見紅腫疹點 (或片狀的疹斑),嚴重者,更會擴至上肢。這種痕癢,在晚上尤其嚴重。這就是妊娠濕疹。名字叫「濕疹」,卻不是真正的濕疹。
患病的原理
之所以會有這病,原於準媽媽本身的脾虛體質 (懷孕前)。脾主運化,亦主腹部。脾虛的人,身體水液本就行得不好,導致水濕停滯,尤其停滯在腹。她懷孕了,胎兒居於腹部,身體向腹部供應更多血液和水份,以濡養和保護胎兒,造成腹部水份增多,壓力增大。平素脾虛的女士,就是運化不好,於是,這些水份和血液就停滯在腹部,不流動了。同時,腹中胎兒又製造廢物,交給媽媽排出,而準媽媽本身也會產生廢物,卻又碰著腹部運化呆滯,水液停留,廢物與停水結合。最後,就造成腹部及腹以下廢水堆積。當堆積到不能接受的水平,身體就透過皮膚將廢水排出,造成皮膚的充血水腫,就形成了妊娠濕疹。又因為積水的源頭在腹部,而水性是向下走的,因此,妊娠濕疹多發生在腹部和腹部以下,有時上身也有一些,至於頭臉部,則甚少見了。
另外,妊娠濕疹也有時間性,一般在晚間最癢,尤其半夜11至3時之間,癢得不能入睡。之所以在這段時間,是因為午夜陽氣初升,這股陽熱之氣與水濕纏繞一起,難解難分。熱者令人動,濕者令人滯,濕熱糾纏,欲動不得,欲靜不能,使體內躁動不安,於是最癢。
這是中醫對妊娠濕疹的解釋。作為中醫,我們不可跟病人說這是懷孕時蒙爾蒙失調所致。說出「賀爾蒙」三字,就已不是正宗中醫了。這是西醫的解釋,對中醫而言可沒有參考價值。正如西醫也不會跟病人說:「小姐,你的濕疹是因為濕熱很重,我給你打支針,給你清清濕熱吧。」若西醫這樣說,會顯得不倫不類,恐怕病人會溜之大吉。為中醫者,必須忠於中醫本身的理論,以純中醫的思維給病人診治,效果才會好,才能真正顯出中醫的功架。況且,治療妊娠濕疹,根本是中醫的強項。
中醫的治療
病機既分析好,那就要治療。簡單來說,就是三個步驟:健脾、利濕、清熱。健脾是治本,因孕婦必須先有脾虛的本質,才有機會發展出妊娠濕疹。利濕,是指排走積水,這是治標之法,針對直接導致妊娠濕疹的原因──水濕停滯。清熱也是治標之法,以求盡快止癢。
一般而言,皮損嚴重,非常痕癢者,中醫會先給她利濕清熱,通過小便將她的積水排出,通過大便將內熱清除。這樣,一兩天之間,她就會感到痕癢減少,而且皮損的紅腫都會減退,夜晚能夠安睡。再多幾日,待皮損明顯減少,就要開始給她健脾以治本。脾好了,在餘下的懷孕時間中,便不會再發作妊娠濕疹。如果痕癢不算太嚴重,那就會直接健脾利濕,反而最為末節的清熱之法會不進行。皆因清熱之藥多數偏涼,但清涼之品必然敗脾,而患有妊娠濕疹之人卻必然脾虛,故不適合。總之,在治療過程中,我們必須顧護脾土,否則,就難以治癒,即使治癒,也會復發。
患者可以做甚麼?
患病的孕婦平時可以多食淮山、扁豆、雲苓等健脾利濕之品,也宜多食番薯、南瓜、薯仔、粟米等黃色又適度甘甜的食物,這都具有補脾的作用。
飲食上也有一些禁忌的,卻不是忌蝦蟹鵝鴨牛羊,而是忌冰凍生冷的食物。這些統統敗脾,脾傷了,水更積,癢更增。試想想,此病正由水濕停滯而來,若我們再食冰凍,只會令水份更加凝固不動。其次,患者也應停食菇菌類食物和矮瓜 (即茄子),皆因此等食物的特性都是濕。所謂濕,是指我們吃了它們之後,體內的水份流動會減慢,水份停留,故濕。這都犯了妊娠濕疹的大忌。除此之外,就沒其他禁忌了,懷孕之人,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以滋養胎兒,豈可戒口太多?有的中醫要求病人戒口,戒得很嚴,幾乎只能吃菜心、豬肉、白飯和白開水,這如何養胎?而且也不人道,恐怕孕婦未到產前,已經戒口戒到抑鬱了。
如果真的很癢,可以煲點芫茜水,放涼之後作洗身之用。芫茜水外用,有涼散體表的作用,能將積於體表的水濕散出來,皮膚的壓力就會減少,痕癢也能減少。有人建議用艾葉水,或煲一塊酒餅洗澡,也可以,原理一樣。至於煲金銀花外洗,都會有效。奈何金銀花物如其名,貴如金銀,不划算。但有一點是要提醒的,患妊娠濕疹之人,絕不能使用具滋潤作用的藥膏,否則只會更癢,抓過不停,抓到出血,也不知痛,只知癢。越滋潤的藥膏,害處越大。這是由於妊娠濕疹是水份堆積皮下,不是皮膚乾燥,我們再塗滋潤的藥膏,給皮膚增水,只會堵塞毛孔,使皮膚更加腫脹,積水無路可出。結果,當然是「喪痕」。
懷孕能吃中藥嗎?
有的女士會擔心懷孕吃中藥不好,這是想得太多了。中藥有個特點,就是吃對了藥,將身體的運作調整得恰到好處,根本不會有任何副作用。中藥是原材料,每味藥都含有很多不同的化學成份,而一首方劑含有諸種藥材,其所含的各種化學成份更是多不勝數了。一碗中藥湯汁,會含有很多化學成份,但每種成份的濃度都不會太高。需要知道,有害無害,完全取決於濃度。濃度不高,就難以中毒,除非服用的中藥湯汁以桶作單位,又或者使用了少數峻烈的中藥。但既是孕婦求診,醫師們豈會使用峻烈之品?
當然,這還有一個大前提,就是藥要用得對。開錯了藥,吃了當然有害無益,但這又是另外的問題,卻不是中藥或中醫學本身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