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帶

白帶病很討厭,反反覆覆,纏綿難癒。輕微者,陰道會流出很多白色液體,嚴重者,更見豆腐渣分泌 (見白色的固體物),而且陰部痕癢,要搔抓止痕,卻尷尬非常。

這個病,西醫通常診為念珠菌感染,然後,就給予消炎藥和抗生素。消炎藥能舒緩症狀,抗生素才是主力,能殺滅念珠菌。抗生素方面,一般都用栓劑 (俗稱塞藥),屬外用藥,偶然嚴重者,才會用內服的抗生素。可是,用藥之時,病情受控,白帶減少,豆腐渣消失,痕癢也大減,但停藥不久,又再發作,似乎解決不了問題。白帶病,就是這樣反反覆覆,折騰著女士,消炎藥和抗生素食得多了,身體更見虛弱。在這裏,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,就是這個病的本質謂何?

白帶病的本質

念珠菌只是一種很平常的細菌,存在於我們四周,在你身上,也在我身上,根本避不開。然而,為何某些女士會被牠感染,但大部份女士卻不會?這就是體質的問題。因此,與其怪責細菌太頑皮,不如怪責自己身體不好。

在此打個比喻,假設你廚房有老鼠,你認為是甚麼原因?是老鼠太頑皮?還是廚房太骯髒?很明顯,我們知道是後者,正是廚房骯髒,才吸引老鼠到訪,成為老鼠樂園。那麼,我們要如何處理?殺鼠,可解燃眉之急,但廚房仍然骯髒,又會引來老鼠,難道又再殺鼠?要殺,怎樣殺?多殺幾次,連廚房都弄壞。真正解決的方法,就是將廚房執拾乾淨,老鼠在廚房找不到食物,找不到隱藏的地方,就會自動消失,另找骯髒的廚房。

不錯,廚房有老鼠,應該這樣做。大家該沒有異議吧。那麼念珠菌感染又該怎樣處理?其實,原理也一樣。

這只是一種很平常的細菌,無處不在,一旦踫上體質不佳的女士,一拍即合,牠們就落地生根。對牠們來說,這女士的體質,簡直在「歡迎」牠們長住。即使抗生素來襲,殺滅了牠們,但這女士的體質仍然「歡迎」念珠菌,於是,又引來另一批僑居者。又殺菌嗎,恐怕問題沒完沒了。多殺幾次,這女士就會受不住。唯一的解決方法,就是將體質改變 (將廚房執拾乾淨),令身體不宜念珠菌居住,則牠們也會自動消失 (老鼠銷聲匿跡)。

這是中醫的看法。我們不否定細菌的存在,也不否定細菌致病。問題是,細菌並不感染所有人,因此,受感染之人必有其自身的問題。中醫有句話說得很好: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。」意思是我們體質平和不偏,且各項機能強健 (正氣存內),一切致病因素都難以影響我們 (邪不可干)。中醫看疾病,傾向在體內找根源,而非體外。得了白帶病,與其怨天尤人,不如改善自己的體質。這樣,又出現另一個問題──體質上出了甚麼問題?

濕重

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得研究白帶病的病徵。白帶病,主要是陰道分泌過多。分泌,其實就是水份,但凡身體有過量水份排出,多與「濕」有關。濕,說得簡單點,就是積聚不流動的水份。可以說,這女士是因為身體水份流得不佳,水份積聚,陰道濕潤太過,就決堤了,多餘的水份流了出來,成為白帶。若分泌是豆腐渣樣,就是水濕積聚太嚴重,呈現凝固的狀態。若分泌是黃色的,則是水濕堆積嚴重,將身體的熱力也包裹起來,濕與熱一同排出。若陰癢,就是水濕阻礙,氣血流動不暢,不暢之下,氣血仍要流動,要流動,卻又不暢,不暢了,仍要流動,這種欲通不通,氣血滯澀的情況,導致癢痕的感覺,中醫稱之為「風象」。說到底,統統離不開一個「濕」字。因此,要治白帶病,就要治濕。濕不除,白帶不癒。

脾虛

問題又來了,濕是怎樣來的?這要責之脾虛。

中醫說的五臟,是身體的五個系統,或五個部門 (不是器官)。五臟之中,脾臟主要負責水份流動,所謂「脾主運化」是也。因此,濕之由來,當責之脾虛。

再追問下去,定必要問脾虛由來。這,主要跟都市生活習慣有關。首先是吃得太多冰凍飲食。天氣冷,我們會瑟縮起來,試想想,冰凍食物進入體內,身體會怎樣?經絡也會瑟縮,然後氣血流動就會變得艱澀,不暢順了,同樣,水液也會停滯,而成為濕。冷氣也是同一道理,令皮膚受冷,毛孔收緊,水液不通,出汗的通道減少,於是水液積聚。冰凍飲食令人裏寒,直接傷害脾土運化,冷氣令人表寒,其影響相對間接,可以說,冰凍飲食的傷害較冷氣更大。另外,少做運動也是問題。運動能令人熱血沸騰,水液流得急速,同時汗出而排出舊水,運動後口渴飲水,添進新水,這樣,整個人體的水液流動就會加快。偏偏,都市人少有機會做運動。以上種種,都令人水液停聚,令負責行水的脾臟疲於奔命。這樣,脾怎能不虛?若你不食冰凍,不涼冷氣,運動又多,卻仍然脾虛,那就只好說是先天脾虛了。

脾虛了,行水無力,水濕就起;水濕太多,一是排不出,一是排得出。排不出就會形成濕疹、腹脹便秘、小便不利、水腫和心悸等;排得出,就會形成泄瀉、汗多和白帶等病。

健脾除濕

白帶病就是這樣來的。西醫謂念珠菌感染,也是在脾虛濕重的情況下發生的。試想想,身體脾虛濕重,水份堆積,陰道亦水氣彌漫,造成潮濕溫暖的環境,正是細菌繁殖的溫床。要治好白帶,就必須將脾虛濕重的體質改變。脾不虛,水濕自去,即使念珠菌到訪,也不成氣候。

中醫治濕方藥很多,有溫脾燥濕的理中湯,有健脾利濕的參苓白朮散,有溫通利水的五苓散,有治濕同時補肝的當歸芍藥散,也有同時補腎的腎氣丸等等,總有方藥可用,但如何選取要靠臨床判斷,難以一概而論,這是醫者的事。

患者方面,建議日常多食淮山、扁豆、雲苓、白朮、陳皮、薏米之類,生薑、番薯、南瓜亦宜多食。這是坊間俗稱的「去濕料」,藥力溫和,最宜作食療之用,常食有效。另外,最重要的當然是去除病因,否則,這病其實未能真正地痊癒。這邊執拾廚房,那邊又弄髒廚房,你說,老鼠肯走嗎?因此,建議大家戒食冰凍,盡量少用冷氣,多運動。這些,都是健康常識,人人都懂,卻少有能夠持之以恆的人。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