座談會有感

2月25日 (星期二) 應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邀請,給學生講授一個座談會。上半部講的,是我畢業十年以來的經歷,和箇中的心路歷程;下半部講的,是現行制度下,可以如何發揮中醫的功能。

 

回到大學環境,由昔日的同門帶我參觀中醫學院,又勾起很多回憶,感覺份外親切 (雖然我不是讀中大出身)。講座前,又與院長閒談,談了很多事情。這位院長,正是昔日浸大的老師,現在看來,白髮也多了許多。原來已十年了,我大了,他也老了。

 

來參與講座的,主要是中醫學生。對他們來說,或多或少會感到前路茫茫,就像當年的我一樣。因此,這個講座的主要目的,就要藉著我的經歷,給予他們一些指點,和一些支持。

 

於是,我將這十年的經歷都細說了出來,包括我的首份工作──月入7000的推拿助手。對我來說,月入7000不是屈辱,我始終認為自己選對了入行的第一份工作。因此,對於初出茅蘆的我,需要的不是薪金,而是機會,學習的機會、接觸病人的機會和診症的機會。這份工條件苛刻,但我要的三個機會,它給了我。結果,我有今天。

 

第一份工之後,怎樣開展第二份工,怎樣因為收入不足而備受壓力,怎樣捱過困難日子,怎樣在ICQ聊天後擺脫往日走歪路的影響,然後在經典中發現正統中醫,怎樣與原本的同事為了擺脫魔鬼主管而集體辭職,然後開展第一個事業──晴朗中醫診所,怎樣努力經營,怎樣到今天建立岐黃景略等等,我都一一道來。學生們似乎不覺沉悶,還熱烈提問。聽眾當中,竟有網上留過言的中醫師,實在意想不到,還有一位十年不見的病人,他失了我的聯絡,竟發現中大的講座海報中出現我的名字。

 

這一天,我深深體會到甚麼是緣。由當日剛畢業的小伙子,到今日成立事業,正欲展翅高飛的青年人,十年之間,生命中出現過很多人,彼此縱橫交錯。這就是緣。如果這個緣稍為改變一下,今天的一切都會很不同。

 

懷緬昨日,把握目前,然後展望明天──是我的感受。

 

來到下半部,就是與學院教授和講師對談,討論中醫現時的狀況。結論是:目前是不佳的,將來是樂觀的。

 

不是嗎?中醫學生畢業了,面對的是前路茫茫,入行無門,即使入行,也不一定真能做到臨床工作,即使真的做了臨床工作,但你的老闆,也不一定重視年輕中醫師,結果做到你灰心喪氣。入行了,收入也不見得好,在私人市場,初畢業中醫師被壓榨的例子多的是。我剛才說的第一份中醫工作,每周工作6天,每天10小時,月薪是$7000!但我還是認為,我沒選錯這份工。

 

除了入行難的問題,即使入了行,但自己無經驗,身邊又無人指導,又是另一個問題。且看西醫,畢業後全被醫院吸納,在醫院浸淫,有前輩指點下,可以獨立診症,經歷風浪,一旦碰壁,又有制度的保護,最終,他們都能獨當一面。而中醫嘛,畢業後的事情是「閣下自理」,學院和政府都不會給你保證甚麼,無正統的中醫院,無任何中醫機構提供在職培訓,遇到疑難病時,根本求助無門。我們面對的是生命,不可玩忽,但一畢業就要面對這些困境,單打獨鬥,屢逢困境,埋葬了多少未來大醫。

 

還有,在治療危重病時,中醫基本上是沒有保障的。而西醫,在業界的團結下,在法律的保障下,在醫院的維護下,有個牢不可破的保護罩。中醫呢?一旦有危重病人求診中醫後死了,隨時會將所有責任都推給中醫,接著面對法律訴訟,面對家人的追討,被傳媒「報導」過,然後身敗名裂。

 

這令我回想數年前,給一個1歲大的嬰兒治療,她高燒41度,面青唇紫,意識昏昏沉沉。但她的父母竟不是帶她到急症室,而是帶來給我看。當下,難道我心中沒有掙扎嗎?不治!良心過不去;轉介到醫院嘛,我不認同西醫只求退燒不理其他的處理方式;給她治,我是有點把握,但萬一出事怎辦?分分鐘說是服了中藥然後死了,或者說中醫退不了燒,報紙頭條可能會寫「一歲女嬰發燒服中藥亡」。到時候,真相是怎樣已經不重要,但作為主診醫師的我,就必然惹上麻煩。只是,我當時的決定是:「醫!不能不醫!」幸不辱命,服了中藥,那女嬰在一天內退了燒,轉危為安。但整個過程,你估我驚不驚?

 

危重病,牽涉生死問題,人人都好生惡死,但人人都會死。中醫在面對這種生死問題的時候,卻沒有任可保護罩,單憑那份墊底費甚高的「專業責任保險」,根本不算甚麼。這令很多中醫不敢看急症,也令很多病人失去了接受中醫治療的機會。

 

再者,香港的中醫,全是診所形式執業,沒有正統的中醫院,在面對危重病時,根本就無從轉介。診所是微型企業,人手少,難以全天候照料病者,但醫院卻是大型社企,在龐大的團隊支援下,絕對適合危重病人。香港醫院多的是,但全部是西醫院,一個對中醫有深刻認識的中醫師,是不會贊同西醫的治療理念的,因此,除非他完全沒把握,否則不會輕易將病人轉介到西醫主導的醫院。但有把握,卻不等於保證絕對治得好。基本上,在醫學的問題上,沒有「保證」二字,意外總會有的。西醫不必擔心意外,只要放心去治就可以,因制度已給了他們充份的保護。但面對危重病,對中醫來說,絕對是個挑戰。挑戰的,不單是他的醫術,還有他的良心和膽量,另外,還有運氣。說到底,現行的制度真的對中醫很不利,也絕非危重病人之福。

 

特首的中醫院提議引起了很多新一代中醫的討論,正是為此。大家都很想要中醫院,但要的,卻是真正的中醫院,由正統的中醫師來當家,以中醫的理念去管理,不走西醫路線,不要國內的「偽中醫院」。對中醫院,大家還是有些憧憬的。但就我個人而言,現在不可能出現正統的中醫院。

 

所以說,現時的制度是不利的。但樂觀的是,制度的不利,已在最不利處,已在谷底了,就不用擔心。接下來,應該會越來越有利。這個,同儕的努力,要時間的發酵,當條件成熟,那就「飛龍在天」。我在等這一天,我相信,20年左右,應該可以等到。

 

只不過,我自知不是政治人,沒能力去改變現有制度。我能做的,是培育更多正統的中醫師,和讓市民更了解中醫。當社會氣氛營造好,當中醫的人才都準備好,剩下推動體制改變的工作,就交給大家了。

 

各位同袍,請為明天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