煎藥的迷思
服用中藥,要療效佳的話,除了診斷處方正確之外,煎藥的方法也起著決定性的影響。煎藥錯了,效果當然大打折扣,甚至服藥後病情不減反增。故此,實在有必要道明煎藥之法。
舉個例子,以下是一首桂枝湯,是我常用的:
桂枝30g 白芍30g 生薑30g 炙甘草15g
大棗10個
煎法是清水7碗 (每碗作200ml計算),大火煮滾,然後中火煎取3碗 (由水沸後計起,大約再煮30-35分鐘即可),去渣,分3次,每隔4小時一服。
所謂煎藥,是將整個藥方的每味中藥 (以上方而言,是5味藥),放在水中同煮,藉著高溫的水,將藥材內的化學成份煎迫出來,使之溶入水中,成為水溶液。煎完後的湯汁,具治療作用,理當滴滴珍惜,而藥渣,則是廢物,需要清理掉。
在此我們會發現一個事實,就是溶解在藥湯中的化學物質,是我們要的,保留在藥渣中的化學物質,是我們不要的。藥湯中的物質和藥渣中的物質,其化學特性有一個重大分別,就是前者水溶性高 (即易溶於水),高溫一煮,不必長時間,已大量溶解在水中,成為藥湯;後者水溶性低 (即難溶於水),即使高溫煮過,仍大量保留在藥渣之中。
一切湯劑,我們都要水溶性高的成份,而不要水溶性低的成份。在此,我反對慢火長時間煎煮,也反對翻煎 (俗稱翻渣)。兩者都是將煎煮時間延長的方法,在長時間高溫環境下,一些水溶性較低的化學成份,也會溶入水中。這,就污染了藥湯,使之既有我們要的成份,也有我們不要的成份。頭煎效果好,翻煎效果就不好,就是這個原因。一般來說,水沸後中火再煮30分鐘便可以了,若是補益劑,則多煎15分鐘亦很足夠。
翻查方藥的書籍,自東漢的《傷寒論》,至清朝的醫藥書,只找到煎煮一次的記錄,卻找不到翻煎的記載。觀乎現今翻煎做法盛行,大概是我們不想浪費的心態作怪而已。問題是,我們服藥是為了求療效,偏偏久煎翻煎,是費時又影響療效的做法,何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