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濕 (中)

在上篇,我們已對濕有了一定的理解,知道濕是困頓、黏滯、纏綿、不流通、密不透風等狀態。今篇,我們把範圍收窄一點,專講與人和健康有關的濕,這也是中醫所談論的濕。

濕的病機

中醫診治的核心是病機,即疾病的機理 (mechanism of disease)。診斷,是為了找出病機,治療,是為了消除病機,基本上,病機是中醫臨床的核心。病機繁多,各有各的不同特性,中醫先賢,就以不同的概念來表達病機。其中一個最常用來形容病機的,就是濕。相信大家在求診中醫時,也曾被判斷為濕的病機。

人的體內,總有很多液體,如血液、淋巴液、消化液、細胞液等等,這些液體都要流動的,流得不夠暢順,水液本身的張力就會使之聚集起來,就像兩點位置很接近的水滴,會忽然合而為一的現象一樣。如果聚集的水液越來越多,其纏綿、困頓的特性就會更加明顯,更易將本身流動中的水液也聚集過來,使各種水液流動都受到牽制;或水液聚集,而形成壓力,也會阻礙液體流動。如此,可令水液滯留的情況瀰漫一身,身上的細胞,都浸淫在這黏滯、纏綿、困頓、密不透風的氛圍之中。這,就是濕的病機了。

一身上下,都可被濕所困,當中,尤以腹部最是水濕聚集的熱門地點。無他,因腹部位居全身正中,正是交通樞紐,上身的水液往下流,下身的水液往上流,都必須經過腹部,一有流動不暢,腹部必然被塞滿了;而且,飲食中的水液,都在腹中消化吸收,令腹部水液更多,所以,腹中的水液流動,更須川流不息,否則,水液一旦疏導不了,就聚而成濕。脾主腹,脾主運化,濕困了,脾最受病。另,脾者卑也,卑含低窪之意,低窪地區,當然聚濕 (原來,脾之造字,也藏了聚濕的玄機)。

濕的人們

身體帶著濕的病機,外觀上,就會產生若干特徵,不難辨別。因水液滯留,他們多數面貌圓潤,身型豐滿,甚至肥胖,肚腹大大,體重居高不下,或易升難降。水液滯留,困頓不舒,而且水液的熱容量高,可困住熱力,令人體散熱慢了,出現了溫室效應,所以,他們普遍怕熱、怕焗、怕穿拘束的衣物,卻喜涼風、好冷氣、嗜凍飲,而且動輒大汗淋漓。

濕的症狀

由濕所造成的病徵,可以多種多樣:濕困頭部,就會頭目困墜,頭痛頭暈;濕困於口鼻咽喉等處,就會出現鼻鼾 (或睡眠窒息症)、鼻塞、口腔潰瘍、痰涎、喉嚨腫痛等;濕困胸中,就造成胸悶、氣短、平躺咳嗽等;困於腹嘛 (這最常見),便成為胃腹脹滿,消化不良,大便濕黏,小便不利等病徵;濕困外圍四周,則手足沉重,肩膊腰背肌肉繃緊痠痛,膝關節腫脹疼痛,屈伸不利,或四肢腫脹等;濕困皮膚,則紅腫滲液,痕癢非常,而成為濕疹;此外,很多無名腫毒,包括疱疹、囊腫、腫瘤等,都由水液堆積,阻礙氣血暢運所致。

同時,又因為水濕令體重增加,要驅動起來,就得消耗更多能量,所以,濕困的人多數易於疲倦。身體沉重,加上散熱慢,所以,帶著濕的病機的人,一般體能不佳,運動起來,很快就心悸氣喘,大汗淋漓,也較易中暑,甚至在劇烈運動之下猝死。

可以見到,濕的症狀,實在是多種多樣,在全身各處都可出現,無論提出了多少,總還有遺漏了。總之,只要帶著纏綿、黏滯、困頓、沉重等濕的特性的病徵,都算是濕的症狀。

濕的飲食

同樣地,飲食上,只要帶著纏綿、黏滯、困頓等濕的性質的,就已算是濕的飲食。

首先,不論食甚麼,只要食得很飽,就已是濕了。飽則滿,飽則滯,滿和滯都是濕 (滿滯二字都是三點水旁,其與水濕的關係,亦可見一斑),大量食物入腹,在腸胃中纏綿黏滯困頓起來,必定使脾胃這個交通樞紐氣血流動不暢,從而妨礙整個人的氣血流動。《內經》有云:「飲食自倍,脾胃乃傷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
至於性質偏濕的食物,同樣帶有濕的特性。凡是質地纏綿黏滯的食物,都是濕的,例如花膠、鮑魚、海參、鵝肝、糯米、芋頭、番薯、南瓜、菇菌、木瓜、芒果、香蕉、榴槤、燕窩、動物的膏脂、芝士蛋糕等等,皆屬此類。另外,凡味道甘甜的食物,也都是濕的,如米飯、麵麥、糕餅、甜品、水果等等,越甜,其濕性越重。還有,味道很濃的食物,其可被吸收的營養成份較多,先吸收入血,繼而布散到人體的其他水液之中,使這些液體的流動性降低了,從而造成纏綿、黏滯、困頓等濕困的環境。要特別一提的,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(包括肉類、蝦蟹、蛋類、豆類、奶類),也帶有濕的特性,因蛋白質是巨大的分子結構,即使吸收時已被分解為氨基酸,也是巨大而沉重的,若攝取了很多蛋白質,血液和其他體液也變得稠厚沉重,而變得纏綿、黏滯、困頓起來。

以上的,都是濕性的食物,中醫用「肥甘厚味」四字來概括之。肥甘厚味食得多了,體內的各種液體就會變得不流暢,整個內部環境,就會變得濕了,這人也就帶著濕的病機,展示出濕的外觀,也要承受著濕的症狀所帶來的苦處。若這人本就患有濕病,則在進食這些濕性食物之後,就會使病況加重,或復發。濕之一病,由水液黏滯纏綿所造成的,一旦形成,其互相糾纏黏附的關係彷如天羅地網,就不易治療了。因此,濕,有著一個很可惡的特性,就是纏綿難癒。